新华社“雪龙2”号12月18日电(记者刘诗平)正在南大洋宇航员海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日前首次使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装备的22米长活塞取样器在极地海域进行柱状沉积物取样,收获了18.36米长的海底沉积物样品。这是我国首次在南大洋取得这样长的沉积物样品。
活塞取样现场负责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志华说,分析所获样品的粒度、矿物、元素、同位素及生源组分等,有助于了解更久远时间的古环境与气候记录,对揭示南极冰盖、南极底层水与气候变化等方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12月7日离开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向西航行,对宇航员海海域展开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态、海洋地质等学科的科考作业,这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一海域展开综合科考。目前,61个计划CTD(海水温盐深测量仪)作业站位完成了31个,这意味着宇航员海的大洋科考任务已经完成过半。
科考队员在这一海域进行了多次鱼类拖网作业,这也是我国南极科考首次拖网作业获取鱼类样品。同时,科考队员还进行了多次磷虾拖网和多联网浮游生物拖网等作业,在冰区进行了3次CTD采水作业,并通过“雪龙2”号由主甲板直通海底的月池系统作业解决了浮冰密集难以进行科考的问题。